河马,可以说是非洲最著名的生物之一,体型巨大,在陆地上为第三大动物,仅次于大象和犀牛,它的体长3~5米,肩高约1.5米,体重平均将近2 吨,重的能达到4.5吨。河马的嘴巴特别大,是陆地上嘴巴最大的动物,张开能够呈90度角,嘴内长有又长又大的门齿和犬牙,且呈獠牙状,尤其是下门齿,像铲子一样平行向前面伸出,是攻击时的主要武器。
河马的屎多恐怖
河马最恐怖的除了巨嘴,还有就是它拉的屎,河马粪便有多恐怖,每年,有成千上万的鱼被它憋死,堪称最憋屈的死亡方式。
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有一条河流蜿蜒其间,那就是马拉河,河流发源于肯尼亚多雨的山区,即使在旱季时也从不断流。3-6月的雨季,河水会陡然上涨,最后水量可以达到平时的两倍以上。当地的居民发现,每当马拉河上涨几十厘米,死鱼就会被冲上岸,其数量有时达到上千,冲上岸的死鱼都这么多,可想而知,鱼群的具体死亡数量有多庞大。
这引起了科学家阿曼达·苏巴鲁斯基夫妇的注意,从2011年开始,美国生态学家阿曼达·苏巴鲁斯基就一直在研究马拉河的生态系统。经过研究,他们终于发现了鱼群死亡的罪魁祸首,那就是河马,为此,他们写了一篇论文《河马产生的有机物负荷导致补给过载,造成下游缺氧和鱼类死亡》,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河马有时拉屎太多,鱼都闷死了。”
河马粪便如何导致鱼类的死亡
我们都知道,非洲大草原有雨季和旱季,这就导致了动物的大迁徙,动物的大规模迁徙,自然会有动物溺水,这就让马拉河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动物尸体为马拉河流域的鳄鱼、秃鹫、鹳等自然界中的清道夫提供了免费自助餐。动物的软组织在水中会在2~10周内分解,为水下生态网提供碳、氮、磷等营养素,无法在水中快速分解的动物骸骨则会在河流下游的其他地方堆积,覆盖上藻类、真菌和细菌的生物膜,为河流里的鱼类提供食物。一次大规模的动物溺水事件,可为河流的水下生态网提供至少七年或更长时间的资源。
然而在旱季的时候,马拉河变窄变浅时,许多支流就会断流,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池塘,河马就会聚集在相互隔离的池塘之中。
河马喜欢结成对或结成群活动,一般由雌河马统领,群体数量一般为5~30头,大群可达到100头。而在旱季的时候,天气非常炎热,尽管河马皮肤上能够分泌一种微红色潮湿物质,类似于防晒乳,并具有防止昆虫叮咬的功效,但河马白天躲在水里面仍然会比在陆地上凉快,也可以免受去蚊虫的叮咬之苦。再加上河马身躯庞大而笨重,四肢短小,在陆地上既跑不快,充满了危险。
那这也让河马一天最多会在水里泡上16个小时,它们吃的是热带草类,每顿要吃掉200多公斤。有进就有出。非洲水生生态系统于是有了一种神奇的生命成分,那就是:河马粪。
每只河马每年为非洲的河流湖泊“贡献”了6万多公斤的大粪,河马粪便中有很多的氮、碳,甚至还有点磷。不仅如此,河马粪便里面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植物残渣。当粪便在水中开始分解时,分解它们的微生物细菌。
在雨季的时候,河道没有干涸,保持着流动,而河马粪便有些养分在河流生态系统中是有限的所以实际上,河马排粪等于是把更多的食物注入河中。河里的很多动物似乎是欣然笑纳。有些直接就把粪吃了,有些是间接消费者,比如鱼,它们吃那些靠吃粪开始生命历程的虫子。
但是在旱季的时候,河马生活的池塘在旱季积累了太多的粪便,根据统计,马拉河流域的河马,每天将大约8.3~9.3吨部分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入池塘中。如此“粪量”,会大量消耗掉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中缺氧。我们刚刚说过,粪便在水中开始分解时,会分解它们的微生物细菌。但如果数量太大,微生物的活动还会产生非常可观的化学物质,如氨、硫化氢、甲烷和二氧化碳等。 这样的粪水,对鱼群来说,无异于“化学武器”...
这也导致池塘的含氧量太低,窒息了生态系统,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窒息而亡,而雨季刚到的时候,暴涨的河水重现涌入河马生活的池塘,搅起腐烂的淤泥,将之裹挟着带往下游。这被称为“冲淤水流”。
因为河马粪便太多了,整整一个旱季的粪便量,冲淤水流大幅降低了下游河水的含氧量,常常降至对很多水生动物来说致命的水平。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鱼类窒息而死。只有在雨季河流的流动常态化之后,河水再次流淌于池塘之间的时候,鱼和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和数量才会恢复,河马的粪便对于河流的生物才是美食,而非毒药。
总结
三年多来,该团队监测了171个河马活动池塘的水化学环节以及下游水流情况。在记录到55次强降雨冲刷中(这里的强降雨冲刷是指降雨事件使河流流量增加到其正常速率的两倍),河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下降49次,其中有13次因溶解氧浓度过低导致鱼类死亡。
大家觉得这样对鱼类太残忍了,然而大自然的精妙在于环环相扣,几家欢乐几家愁。尽管周期性的鱼类死亡可能听起来像是一件坏事,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在百度知道日报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知道日报的观点或立场,知道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合作及供稿请联系zdribao@baidu.com。